?
【Columbia SIPA Center on Global Energy Policy網10月7日報道】*近的研究表明人類迫切需要大幅減少水泥、鋼鐵、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煉油等重工業領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重工業的“貢獻”率高達22%。其中約40%(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源自化石燃料燃燒后產生的高熱能?;剂蟼涫苤毓I青睞主要在于其價格相對便宜,可以大量使用。
許多工業過程在300度甚至800度的高溫高熱能下才能完成。例如,傳統的鋼鐵高爐工作溫度在1100℃左右,而傳統的水泥窯工作溫度則高達1400℃左右。此外,許多商業工業設施需要連續操作、按需操作,工業市場從本質上對實現工業熱能脫碳帶來諸多挑戰。在鋼鐵、石油化工等領域,全球商品市場對相應產品貿易和產品價格進行管理。但在許多情況下,缺乏選擇可能導致工業必需品的價格急劇上漲,比如建筑必備材料水泥混凝土。碳泄漏、價格激增和貿易復雜性等風險因素限制了滿足這種脫碳需求的政策應用范圍。
為研究工業熱能脫碳這一話題,本文幾位作者初步瀏覽了一些運用高溫、高通量和高熱能的主要工業領域,包括水泥制造、初級鋼鐵生產、甲醛氨氣合成以及玻璃制造。經過考慮,我們從*初的一套全面潛在供熱方案中選擇了幾大與其密切相關的因素:
生物質和生物燃料燃燒 氫燃燒 電加熱,包括電阻加熱和輻射加熱,比如微波 核供熱,包括常規供熱系統和**供熱系統 將燃燒后的碳捕集、使用與封存(CCUS)技術運用到重工業熱能供應和整個設施中
本文幾位作者從成本、可用性、改造替換的可行性和生命周期碳足跡四大因素出發,關注如何改造替換現有設施。簡言之,本文得出如下結論:
所有解決方案都對商業布局帶來潛在挑戰,產生巨大限制。 與使用CCUS技術進行改造相比,大多低碳熱能的替代供應方案在技術上更具挑戰性,成本也更高。 氫燃燒為所有經評估的解決方案提供*直接的熱能來源,過去算上改造的替代方案,它既*簡便,生命周期也*好記錄。 其他的選擇方案,大多都會大量增加*終生產成本,也難以實施。 想得到市場的認可,必須制定新的重工業熱能和脫碳政策。
譯者:段宇??審校:劉海萍
本文轉載自見能源之新,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